针对28所《2018年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航空运输一体化信息协同环境支撑技术与应用示范》讨论

发布人:黄致远 发布日期:2025-06-13

时    间    2020年12月25日
地    点    南航综合楼301
参会人员
1    杜毅    暨南大学教授
2    李双印    华南师范大学教师
3    林珠    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
4    连祥凯    中山大学博士

会议纪要

会议开始,南航方面介绍相关信息,包括航路规划、飞行计划制定等,随后28所方面介绍“一带一路”专项,专项信息如下: 
一、架构,解决系统异构、标准不统一问题;
二、本体与知识图谱,解决信息异议、认知不统一等问题;
三、服务方面;
四、态势感知和监控;
五、轨迹规划与协商;
六、原型系统与示范。
双方展开讨论,讨论主要问题如下:
1、态势感知方面
飞行过程中的航班态势分析,依据课题中的轨迹协商等工作完成。
2、针对恶劣天气的信息源哪里来?
飞行计划前进行设置应对方式。包括可控的、不可控的。如在飞行过程中发现,虽然很小的情况,机组会联系地面进行协调,进行改航等操作处理。
3、飞行前的天气讲解是如何过程?
主要通过天气预报和区域,利用雷达图等信息进行分析。主要通过lido和国际的一些气象公司获得天气情况等。在空中情况,遇到的临时情况比较少,比如火山灰等,主要是通过地面协助测算。
4、飞行高度调整、偏航问题
地面可以监控这些问题,并进行测算和沟通。飞行指南上有操作。主要影响的是燃油,够不够的问题。
5、地面对飞机的监控是指哪些?
目前的空中数据比较少。主要通过内部的系统进行获取。地面雷达的信息范围小,主要通过飞机内部的信息反馈。
6、雷达的间隔?
目前有一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,很多监控不是靠雷达进行,而是各种系统的综合进行。
7、航路的选择,开航的问题
国内的空管限制很多,开新航路的时候,需要申请。会根据空管信号、风速等等信息测算。航路的优化是一个过程,开航的时候不一定是最好的,后续会持续调整,定期评估和测算,测算的方面为耗油量、时间等。利用汉莎的评估测算系统。

8、东南亚国家的航路是怎么规划的?
有些国家会选择公开的航路。各个国家内部的规定,航路走向、时间、高度是不同的。航路会根据各个区域进行调整。
9、态势仿真是如何做的?
基本上采用的是国外的系统。
10、“一带一路”专项方面
该专项属于应用示范,结题了也不一定能够应用到实际中。
11、lido能看到所有区域的气象信息吗,比如颠簸、雷暴区域、热带气旋等
高空数据是有全球统一的来源。6个小时的更新频率。在lido里面会看到,然后用到飞行计划制定中。有一个专门的数据库来进行维护的。火山方面也有专门的数据库来维护的。
12,轨迹偏离情况,季节、风向的影响。如何定义偏移量?
现在是偏航50海里会报警的机制。正常不会偏移很多。但是会设置大一些,应对返航和绕航等情况。
13,安全的状态,考虑了哪些?
目前应用了分级预警机制:低燃油预警、复飞预警、偏航与高度变化预警。燃油是主要的影响部分。介绍了二级燃油报警的详细设置。
14,lido系统能够根据飞机的油量算出飞行计划?
是的。
15、不正常航行,例如航班延误等如何调配?
规则,单一航班比较简单,同机型调整等。大面积延误方面,具有不同等级,根据优先级进行调整、顺延。
16、空管之间的信息交互。
例如动态调整调时、动态等都会进行信息交换,有系统进行支撑。比如28所做的系统,刚刚安装成功,使用cdm机制。
17、航路选择的依据是?
目前有四种优化方式,交给系统,自动生成航线。输入出发点和目的地,根据不同国家提供的领域航路,系统会进行优化。某些航线是相对固定路线,但大部分都是灵活的优化后的航线。航班计划提前一天制定,飞行计划是提前4小时做。
18、各个航空公司的飞行计划冲突问题
机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申请退出当前航路,飞行计划的调整不会很大。
19、航路规划中目标优化的因素。
主要依据油量制定飞行计划。针对突发情况,比如需要加速、更改飞行线路等,需要临时进行测算。但是,飞行计划的制定主要是根据油量进行测算。改航的操作可以由机组在飞行过程中提出申请。

image-20250613160521-1

image-20250613160528-2